您的位置:母婴之家亲子网资讯正文

咱们教的不是英语是孩子

时间:2020-04-03 00:12:55  阅读:6288+ 来源:自媒体作者:小杰克

原标题:我们教的不是英语,是孩子。

越工作,你越会发现,我们教的不是英语,是孩子。如果对孩子不够了解,无论内容再好、技法再纯熟,也是独角戏。

那么,我们为何需要从理论开始来了解呢?理论和实践远不远?知道了理论能帮助我的课堂工作吗?

首先, 我们的教学方法都是基于理论和研究的。

大家平时可能更加关注于具体的教法,但是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教法吗?为什么给小孩子讲语法最好是induction开始?为什么4岁的孩子做英文阅读很难讲明白main idea这个概念?明白了理论,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并驾驭教学操作。

第二,所有针对儿童的课程和教材设计,都是基于儿童发展理论的。

如果你现在拿到一本5-6岁孩子的教材,它的课程主线是语法知识而不是幼儿的日常情境,那么可以很确定的判断,这本书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发展阶段。

第三,懂孩子要比懂教学技法更重要。

知道了儿童的学习和进步方式,反过来也会帮互助老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和教材。比如,当你对比幼儿和少儿的教材,发现幼儿的更多是个人、集体的活动,双人的或者小组活动比较少;小学的活动则明显增加了双人、小组的活动,是因为幼儿和少儿的发展阶段不同,学习方式不同。幼儿还不太擅长小组内做配合型的活动。同理,如果你看到一个满篇都是小组活动的幼儿课程,你绝对有理由去担心它在真实课堂中的可行性。

第四,我们大家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些理论来丰富我们的课堂,让学习更有效。

比如Children learn by solving problems. 孩子们通过处理问题来学习。所以我们在做课堂设计的时候,不能只是一味地讲授和告诉他们,也不能一味地让他们来去drill和repeat,而要给他们机会去处理问题。比如当讲颜色的时候,除了指认颜色、重复讲颜色的词汇,还可以给他们布置绘画的任务。让他们打开想象,先画something green,再画something blue,再画something red,最后孩子们的作品肯定超出你想象。当然,这是一个大一点的孩子(5岁以上)才能玩的游戏,因为3-4岁的小不点们的想象力还不够那么奔放。与其让他们自己去画something blue,还不如直接让他们画 blue sky。

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几个教育中很重要的理论吧。

1.

Jean Piaget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。

老人家是瑞士人,所以名字读起来很有别样的风情。Piaget把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,是0-2岁,叫做Sensorimotor,中文翻译过来是“感知运算阶段”。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通过感官和对物品的操作来学习。所以,如果放到我们BS(2.5-3.5岁英语课程)的场景下,我们的课程内容中有大量的听觉、视觉、触觉、嗅觉甚至是味觉的刺激,再给宝宝们足够的的时间来做大肢体活动和小肢体的精细活动,那么孩子的学习就是事半功倍的。

第二阶段,2-7岁,叫做pre-operational,前运算阶段。这时候的孩子们可以用基于表象的符号来思考了。所谓的基于表象的符号,大多是指非抽象的符号,比如你和他讲“小狗吃骨头时掉到了一个泥坑里”,在他脑海中就会有具体的小狗、骨头和泥坑的形象,而不是相应的文字。这也说明,对于pre-operational阶段的孩子,我们的课程也好、教学也罢,尽量具象,尤其是老师在布置活动时,一定要给示范,有视觉辅助,如果只是依靠语言讲解,孩子们很容易就跟不上的。

第三阶段,7-11岁,Concrete Operations,也叫具体运算阶段。这样一个时间段孩子们开始有能力做逻辑思考了。他们开始能做简单的归纳思考,或者从简单事件中找出共同规律。

第四阶段,12岁以上,Formal Operational,形式运算阶段。儿童在这个阶段,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,已经有能力做假设——演绎推理。

用一个水的例子来说明。一两岁的宝宝,通过喝水或者玩水来认知水,2-7岁的孩子通过语言(不是文字)和图像来做出对水的反应,7-11岁的孩子在手拿不同高矮粗细杯子、自己操作的情况下,得到了两个杯子容量相同的结论。12岁以上的孩子,已经可以脱离具体的食物、直接在脑中思考水在杯中多高时占领一般的杯子容量了。

2

下一个,是Vygotsky’s Zone ofProximal Development,中文叫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,也有叫最优发展区的,我们简称ZDP。

ZPD说的道理很简单,就是基于学生现在的水平,瞄准他们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。目标太高够不到,太低又不会又长进。

道理很简单,但是有时候我们就是会忽略。比如,当我们讲完这一节的目标词汇后,翻来覆去的操练孩子们对单词本身音形意的认知,而没有更深的突破。也许,我们大家可以让孩子们用几个新词和几个原来认识的词,组合成一个小句子,甚至是一个小故事。也许,我们大家可以让孩子们基于这些词来做你描述我来猜的游戏,一方要用尽办法给出语言描述,一方要根据这有限的语言描述来猜到底是哪个词。这样,孩子们对于这些词汇的理解就会更立体,可以延伸到语用的层面。

3

下面,再来看看Bruner(布鲁纳)提出的两个重要的概念。

第一, scaffolding,脚手架。就是工地上一层一层搭好的攀爬架,这样工人们就可以一步一步爬到很高的位置。放在课程和教学中,就是指我们要做好步骤细分,一步步带领孩子们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。

我记得我去年在尚街带了三个多月的Stage 5的班级,班里的孩子们年龄在7-9岁。接手没多久就是一次公开课,我希望让他们都能做出Presentation。首先,这个目标是可以达成的,因为presentation中所需要用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是他们都学过的。但是,对孩子们来说,难度也不小。他们之前更适应于做故事的role play,很少有到台上做展示的练习。初步判定,目标在ZPD中。那么接下来,就是分解任务,一步步带领他们。

在那堂课中,我们先是复习了房子中的诸多房间,然后又练习了there be句型的使用,最关键的,是我后来又给了他们一张A4纸,上面有presentation的提纲,上面是一些sentence starters,他们只需要在上面填上缺失掉的关键内容即可。然后,我来做一个model presentation,再给他们几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下,他们就ready了。那天让我很开心,班上平时最害羞、讲一句话都要琢磨好久的孩子,也非常自信地站在了教师前面。同时,我也看到了台下家长们的认可。

Bruner的第二个关键概念,是Spiral Curriculum,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螺旋上升式的课程。

在这里我想提一下课程中的复现的重要性。好的课程,应该做到三个复现点。一,单元内复现;二,级别内复现;三,跨级别复现。并且复现比例、复现形式都要有合理的设计。请大家回忆一下,很多你学过后又还给老师的知识,是真的因为你的记忆不够好,还是因为课程中的复现没有设计好?

今天的几个理论,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都是非常基础的理论,应用层面也分布在顶层设计和执行设计之中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,睁大眼睛,会发现这些理论的各种应用实践。

责任编辑: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